首页>人类失踪,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> 第229章 可行性

第229章 可行性

目录

这种质子衰变的产物粒子,李青松将其命名为“光微子”

,意思是类似光子的微小粒子。

光微子这种粒子简直将各种负面状态拉满了,连李青松一时间都找不到合适的探测方法。

基于质子极高的寿命,光微子在宇宙之中的密度简直比磁单极子还要低。

而探测磁单极子就已经如此大费周章,难道要自己建造数十万台类似的探测器去尝试捕捉光微子?

这工程量实在太大了,大到李青松都难以承受的地步。

更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是,其余的普通电弱文明是怎么完成的关于光微子探测的?

他们不可能是通过建造数十万台探测器的方式来达成的。

连李青松都不具备这个工业实力,他们怎么可能有。

这便意味着,必定存在另一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